昨天(11月5日),社交平台一条“成都龙泉荒野求生大赛征集令”突然点燃了很多人的“冒险欲”——有人在评论区喊“组队吗?我带压缩饼干”,有人追着问“16岁能参加不”,还有人已经开始查“龙泉山野生菌识别攻略”,但直到这件事的“真面目”还没理清:发帖人没回应细节,官方也给出了关键说法。

我翻了翻原帖,内容其实很简单:“征集赛事策划、规划,地点选在龙泉山”。可下面的评论已经炸成了“求组队现场”:“龙泉山我每周都爬,闭着眼能走半程,求带”“有没有会生火的?我负责找水源”,甚至有网友调侃“要是办了,我要带个无人机拍vlog”。但面对“怎么报名”“有没有安全保障”这些核心问题,发帖人只回了两句:“正在考察地点,得跟当地部门沟通,进群等消息”“龙泉山脉很大,不是你们说的那个景区龙泉山”——这回复反而让大家更懵:“深山里的话,信号怎么办?”“跨区县的话,报备要跑多少个部门?”

今天我试着联系发帖人,发了三条消息问“有没有和区县对接过”“大概什么时候出结果”,但一直没收到回复。之后我又给成都文旅、体育部门打了电话,一位工作人员明确说:“目前我们暂未掌握这个活动的信息”,他还提醒,“这类户外活动必须向属地区县报备——龙泉山涉及5个区县,要是活动覆盖多个区域,得每个区县的应急、文旅、林业部门都审核同意才行,不然根本没法办。”

网友的反应也分成了“三派”:“激进派”已经开始收拾装备,说“只要办我就冲,就算被刺扎了也值”;“谨慎派”反复提醒“先别急着进群,万一是什么引流套路”;“调侃派”则自嘲“我这体力,估计走半小时就得喊‘救援!我要喝奶茶’”。其实大家的核心诉求就一个:“到底能不能办?安全吗?”

说到底,“荒野求生”的吸引力,从来不是“冒险”本身,而是“在安全边界内挑战自己”。就像有个网友说的:“我愿意等,等官方确认了再兴奋——毕竟在山里迷路,可不是靠‘勇气’就能解决的。”

那个帖子的评论还在涨,但关于“能不能报名”的答案,依然藏在“考察地点”和“沟通部门”的流程里。要是你也在等这个活动,不妨先捂捂“想冲”的心情——等官方的“准信”,总比盲目凑热闹要稳当。

成都将举行荒野求生赛事?官方回应