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天上午,正在马来西亚出席第12届东盟防长扩大会的中国长董军,和美国防长赫格塞思的一场会谈,成了东盟会场外最受关注的“后续议程”——这是与特朗普总统韩国会晤后,中美两军高层的首次面对面沟通,每一句话都带着“把共识落进行动”的重量。

董军一开口就锚定了对话的“总纲领”:“上个月和特朗普总统在首尔的会晤,给中美关系画了个清晰的框架——‘相互成就、共同繁荣’。两国防务部门作为‘执行层’,得用实打实的动作把元首的共识接住。”他掰着点说:高层战略沟通要当“火车头”,政策层得常碰常聊消误会,一线官兵得有良性互动,就连院校、学界这些“智囊”也该参与进来,一起找两军“平等尊重、和平共处”的相处之道。“毕竟两军关系稳了,中美关系的‘底盘’才稳。”这话没有套话,直戳问题核心。

绕不开的台海议题,董军用“历史大势”四个字定了调。“两岸统一是谁都挡不住的,这是14亿中国人的共同意志。”他看着对方强调,“美方在台湾问题上必须谨言慎行,得明明白白反对‘’——模糊地带不存在,底线不能碰。”紧接着他补了句硬话:“中国要和平发展,但国家安全利益是红线。要是有人敢侵权挑衅,不管是啥理由,我们都有足够实力从容应对。”没有情绪渲染,却把“原则问题不让步”的态度摆得清清楚楚。

会谈董军给对话留了“向前看”的空间:“希望美方把‘不遏制中国、不寻求冲突’的表态变成真行动。中美两军实力都不弱,但对抗解决不了任何问题,与其搞‘零和游戏’,不如一起为地区和平添点正能量。”据了解,双方还就南海局势、国际维和等议题交换了意见。

这场不到一小时的对话,没有“外交辞令”的绕弯子,每句都踩在中美两军关系的“痛点”上:既有元首共识的“落地要求”,也有核心利益的“底线声明”,更有对“稳定关系”的期待。在当前复杂的国际局势里,“坐下来谈”本身就是进步——毕竟,比起剑拔弩张,带着诚意沟通,才是解决问题的开始。